地球及地球上的万物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人类也不例外,人体元素的组成,在质和量的方面基本上与地球表层相似。人类的健康生存离不开蛋白质、碳水化合水、脂肪、维生素、水、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七大营养素,其中矿物质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人体的生命元素。硒就是其中的一种,属于微量元素。 近些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硒元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硒不仅是人体的生命元素,在工业中也已广泛应用,如提高钢材的性能、橡胶中增强磨损度等等。我国在80年代研究用硒有效的控制了克山病,近些年来,科学家们发现硒对防治癌症有成效,有学者报道硒与长寿有关,人体缺硒会使免疫功能下降,长期缺硒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美国曾报道缺硒的地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比富硒的地区高出三倍,我国临床研究证实,急性“心梗”病人中,血硒浓度明显低于健康的人,为此认为人体缺硒是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之一。临床观察还发现,缺硒的人会引起维生素A的代谢紊乱,也易患白内障,在白内障患者中,晶体硒含量仅为正常值的1/6左右,缺硒的人胃肠粘膜易损伤,易患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胰岛素是人体胰腺中胰岛细胞分泌的,胰腺细胞60%-80%为ß细胞,其中含有大量的内质网,一旦缺硒网膜易受损害,使胰岛素分泌减少,导致糖耐量异常,临床观察,糖尿病患者血硒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为此,有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血含硒水平予以补硒。九十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曾对27个国家调查,发现硒的摄入量缺乏与结肠癌、直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以及白血病相关,由此,美国妇女开始注重血硒水平的维护,几年之后,乳腺癌发病明显下降。我国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曾对24个城市近2千人的血样分析,发现认为硒地区的胃癌、食管癌、肝癌明显高于中硒地区,认为与食物中硒含量有关联。居民补硒后,肝癌发病下降了50%。 硒元素对人体虽属十分重要,但也不可过量乱补,过多补硒会引起急性和慢性硒中毒,引起许多副作用,甚至导致死亡。 祖国医学认为药补不如食补,食补是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含硒的食物十分广泛,《中国食品杂志》介绍含硒较多的食物中,如:海产品、食用菌、肉类、禽蛋、西兰花、紫薯、大蒜、动物肝脏和眼球、蚕豆、螃蟹、鲤鱼、大黄鱼、对虾、墨斗鱼、带鱼、牡蛎、猪肾、鸭蛋、人参、鸡蛋黄、花生等。蛋类略高于肉类,每100克食物中的含硒量,猪肉10.6ug、鸡蛋15ug、鸭蛋30.7ug、鹅蛋33.6ug。营养学家建议通过硒营养强化食物补充有机硒,强化富硒产品有大米、大豆、蘑菇、茶叶、麦芽、果汁、牛奶、水果、蔬菜、肉类、啤酒、饼干、硒盐、食用油和硒酸酯多糖、硒酵母等。虽说食物是补硒的重要途径,但对缺硒地区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我国是一个缺硒大国,不少地区土壤中缺硒,也影响到了食物中的硒的含量。 如需长期服用含硒的保品食品和药品,请务必根据血硒水平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为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