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桦剥管菌 白芝是六芝之一,又名玉芝,在我国《神龙本草经》中,葛洪的《抱朴子》,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医药古籍中都有记载。《神农本草经》中对白灵芝的形状、产地、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都作了详细的论述。白灵芝生于陕西华山,性味辛、平、无毒。主治咳逆上气,益肺气,通利口鼻,强志意,安魄。《抱朴子》中描述“白芝如截脂”。古人对白芝的这些认识,作为灵芝文化的一部分一直影响到现今。 古人对灵芝的取名分类很直观,主要着眼于灵芝的表面颜色,然后按中医阴阳学说将灵芝分为青芝、赤芝、黄芝、白芝、黒芝等,另加有紫芝,共六类。但现在对灵芝的分类就很科学了。科学家不但从宏观上着眼,而且从徽观上对灵芝作了深层的研究。研究的结果证明,灵芝是一种大型真菌。既然是真菌,那么,在地球上很多适宜于这种真菌生长的地方都可能有。不过,那些地方的人不把它叫做灵芝,如日本人把这种真菌叫做万年茸,美国人叫做蘑菇。灵芝这个名称只是在中国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发展的产物。 古人所说的六芝,和现代真菌分类就大不相同了。其中赤芝和紫芝基本上能套用,其他就不尽然了。中科院真菌分类顶级专家赵继鼎教授曾说过 “中国目前没有发现有白灵芝”的话。我曾经和世界灵芝研究会会长林志彬教授也谈及过这方面的事儿,都认为赵老的话是对的。在戴玉成和吴兴亮合著的《中国灵芝图鉴》一书中,也没有白灵芝的记载。但我在市场和一些网站上却看到有不少所谓的白灵芝出售,价格也比较贵。仔细分辨,这些所谓的白灵芝原来是一些苦白蹄、桦剥管菌、乳白栓菌、香栓菌等多孔菌。 按照真菌分类,灵芝和上面所谈到的多孔菌均属于担子菌纲,多孔菌目,但二者不属于同一菌科。前者属于灵芝菌科,后者属于多孔菌科。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灵芝的孢子是双层壁,苦白蹄等几种菌的孢子是单层壁。这是二者最本质的区别。另外,还可以从二者的皮壳和菌肉的组织来加以鉴别。所以,那些出售的菌类,貌似白灵芝却不是白灵芝。 成都市扶正健康食品研究所 孙双全(原载于2009年《健康医生报》) |